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爱国情怀、良好科学与工程素养及创新精神,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技能,能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从事算法设计、智能系统开发、运维和管理等技术应用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条件
人工智能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团队。现有师资队伍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博士25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20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


校内实验室条件
具有人工智能实验室、信息技术通信实验室、智能创新实验室等专业平台,能够承接既定教学任务,支持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此外,实验室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开放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孵化等多元通道。对算法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可加入教师课题组,参与 AI 模型优化研究;倾向于技术应用的学生,可依托平台开发项目。
学生培养:
在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方面,本专业着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智能工厂设备运维、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等智能制造场景,通过工业智能仿真实验室的虚拟调试平台,让学生掌握 AI 算法在产线优化中的应用。同时,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引导学生参与智能质检、供应链预测等实际任务,积累从模型开发到系统部署的全流程经验,使学生成为既懂 AI 技术原理,又能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