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劳动精神,良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具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智能装备、工业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工业智能系统规划设计、智能控制、数据分析及运维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条件:
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人员梯队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团队。现拥有工业三维虚拟仿真、工业智能、智能产线设计、机器人仿真设计、传感与机器视觉等10余个校内实验室和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可满足学生实践、实习课程需求。


学生培养:
专业构建了“1+3+N”自主可控人才培养模式,即搭建一个“自主可控”人才培养生态,建设三类国产技术主导的教学资源,形成N项产业案例。完善“2类竞赛+1科协+1星光学堂+1产业学院”科创平台,构建“管理运行机制”、“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导师小组”、“科技创新基地”、“学生创新协会”五位一体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