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依托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劳动精神、良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具备机械、电子、控制、信息等多学科组成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机器人仿真设计、编程调试、集成应用、设计研发、工程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条件
近几年持续开展实验室建设,建有11间专业实验室,1个机器人创客空间,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台套数等均能够满足教学实施要求,保证学生能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任务。同时,本专业建立了多个专业实习基地,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夯实专业理论,提高综合素质。

校内实验室

学生培养
近几年专业建设成果丰硕。一是构建 “两环节五模块四层次” 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产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整合资源,覆盖多模块与层次。二是推行 “分层递进、项目贯穿” 培养模式,依企业项目,明目标、细任务,同步提升知识、能力、素质。三是打造 “321” 实践平台,以项目、竞赛、产业学院驱动,强化实践与创新。学生考研成绩亮眼,考取山东大学等 “985” 高校及德国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等国际院校,近四年平均考研率超 35%,最高达 40%,部分学生还升入湖南大学攻读博士。就业方面,竞争力强劲,每届就业率均超 94%,就业单位涵盖科研单位、机器人生产研发机构、知名机器人企业及大型制造业企业等,如中国石油、北京小米、烟台港集团、澳柯玛公司、济南市高等数学研究院、济南半导体元件试验所、以及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单位等。竞赛成果丰硕,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屡获佳绩,累计获近百项奖项,覆盖机器人设计、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